2008-12-31 中國時報 【江慧真/台北報導】 上任七個月的行政院長劉兆玄昨天宣布明年將打造具租稅、人力、貨流優惠的「台商經貿特區」。不過,由於檯面下各地方政府「角逐激烈」,且經貿特區優惠措施事涉敏感,對於「外勞配比」提高到四成、與基本工資脫鉤、營所稅率調降,行政院內部仍有歧見,但政院高層今天可望開會拍板定案。 為因應金融海嘯,吸引台商回流、創造就業機會,過去研擬已久的「台商經貿特區」概念再度被討論,劉揆提報後獲馬總統重視,被馬政府視為提振經濟、產業回流的一記強心針。 不過官員透露,台商經貿特區談了很久,但整體規畫卻很複雜:沒有大的優惠,台商為何要來?但若落差太大,也會引爆社會公平性的爭議;特別是在稅務優惠、勞工開放和選址條件部分,不但觸及經濟和勞工政策的公平性,也恐牽動國內地方政府未來消長和發展動能。 此外,對於區內營所稅率降到十五%或十七%的討論,以及是否將外勞配比提高到四成,並不納入基本工資規範等細部措施,行政院今天將由政務委員朱雲鵬、經建會主委陳添枝、勞委會主委王如玄等進行最後跨部會協商。 據悉,台商經貿特區優惠措施將採「X免Y減」,也就是明訂一個期程,前幾年可免稅、前幾年可減免,提高台商進駐的誘因。劉揆強調,台商經貿特區將有三大特色:一是給予租稅優惠、人力和貨物流動便利;其次是導引台商回流設立營運總部,並協助與大陸地區建構完整分工體系;第三則是鼓勵從事加值生產和品牌行銷,提高產品價值。